《资治通鉴》,由北宋司马光编撰,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在中国官修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
一、贤而多财,则损其志;愚而多财,则益其过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汉纪》
点评:钱财虽然是好东西,但太多了也不好。对于贤德的人来说,钱财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;对于愚蠢的人来说,钱财多了,就会让他们有机会做更多的坏事,犯更多、更大的错误。
二、救寒莫如重裘,止谤莫如自修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魏纪》
点评:防御寒冷,没有比皮毛、皮草类衣服更管用的 ;想要别人停止毁谤,没有比加强自身德行修养更好的。

三、吴王好剑客,百姓多创瘢;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汉纪》
点评:所谓“上行下效”,因为吴王喜欢剑客,所以老百姓为了取悦吴王,也都开始练习剑术,从而导致身上伤痕累累;因为楚王喜欢细腰,所以宫中的臣子为了获得宠幸,也都学着减肥,导致很多人都因此饿死了。
四、责其所难,则其易者不劳而正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汉纪》
点评:做事情的时候,首先把精力和重点都放在最难的那一部分上,等把这些最难的问题都解决了,其他那些容易的问题,自然而然地就解决了。
五、丈夫一言许人,千金不易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唐纪》
点评: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,当一诺千金,只要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情,即使有人给黄金千两,也不能更改。

六、兵出无名,事故不成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汉纪》
点评:打仗的时候,要师出有名,才能赢得更多的支持。如果没有师出无名,没有正当的理由,就不会有人支持,所以结果必然失败。
七、知子莫若父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晋纪》
点评:没有人比父亲更加了解自己的儿子,因为父亲是看着他长大的,对他的脾气秉性,最为熟悉。
八、坐谈则理高,行之则事阙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梁纪》
点评:凡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如果大家坐下来高谈阔论,就感觉所讲的道理都很高明,但如果一实践起来,就会出现很多差错,这就是纸上谈兵。

九、治世以大德,不以小惠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魏纪》
点评:要想治理好国家,就要依靠领导人的德行感化大家,而不是用小恩小惠来讨好百姓。
十、义者无敌,骄者先灭。——《资治通鉴.汉纪》
点评:正义终将战胜邪恶,只要坚持站在正义的一边,就一定会取得胜利;所谓“骄兵必败”,凡是骄傲跋扈的人,必然最先遭遇失败。